各高校党委宣传部:
为号召全省高校广大学生践行温家宝总理“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要求,响应省委苏荣书记问计于民的倡议,继续加强大学生省情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热爱江西、建设江西”的热情,经研究,决定在全省大学生中开展“我为江西献一策”网络体验大赛。
现将《“我为江西献一策”全省大学生网络体验大赛活动方案》印发你们。请各高校按照《方案》要求,精心部署,积极组织参与。
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
二〇〇九年十
“我为江西献一策”全省大学生网络体验大赛活动方案
为号召广大学子响应苏荣书记问计于民的倡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依托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网站——“映山红”网站,在全省大学生中开展“我为江西献一策”网络体验大赛。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大赛目的
通过实地调研、科学论证、决策咨询等活动,提出可操作性调研方案,就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给政府部门作决策参考,为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大赛组织机构
大赛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江西财经大学承办,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网站——“映山红”网站共建高校协办。
为确保大赛顺利进行,成立大赛组委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史蓉蓉任主任,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金华任副主任,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和“映山红”网站各共建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为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大赛组织协调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汪立夏兼任办公室主任,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社政处调研员彭祖雄、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欧阳康兼任副主任。
三、大赛时间
2009年11月上旬——2010年3月底
四、参赛对象
由全省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组成团队参赛,各参赛团队以3—5人组成为宜。
五、参赛选题
围绕“我为江西献一策”这一主题,各高校参赛队可结合实际,自行选题,也可以参照如下两个选题开展:
(一)选题一:保民生、促发展
案例之一:A村地处国道附近。村庄附近山峦起伏,但坡度不高。村民的职业情况包括:泥工、木工较多;31%的农民是果农,42.9%的农民从事粮食种植;其他职业。为了带领村民致富,肖姓村支书采取了三大措施:(1)组建手工业协会,有组织地和沿海地区的装饰公司谈判,使得这部分人员有一个稳定的就业渠道;(2)村委出资15%,组建运输队,要求是运输队必须在果业急需时,优先运输村里果业产品。(3)让一部分粮农转为菜农,且只种植芹菜。由于芹菜保鲜难,村里组织力量与城里蔬菜市场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市场,解决了销售难问题。
案例之二:B村地处赣南某些,该村地形大略是七分山、三分地。该村利用地形特点,在山上大力发展橙业种植,在山下建立山间鱼塘,发展养鱼苗殖业。为了解决山间果业运输难的问题,在不破坏生态的条件下,村里将公路硬化,并且将公路延伸到每个果园。同时,为了克服地形导致的信息不灵通缺陷,村委组织种养协会,并且利用网络收集种养信息。由于掌握信息充分,该村在2008年的“柑橘生蛆”事件中主动出击,一方面引用专家文章强调,从医学上来看,柑橘生蛆对人体危害没有舆论报道的那么大,另一方面突出橙子和柑橘的不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案例之三:C村原本邻近某旅游城市。该市几年来的最重要举措是把老市区搬迁到C村所在地。由于土地被征用,C村全村成了新市区内的城中村,全村就业问题十分突出。该村利用由城郊型农村转向城中村的特点,积极发展自己,主要措施包括:将原来已有一定基础的农家乐餐饮业和米粉加工业、山货贩卖业结合起来;由于该旅游城市是山城,大量产品要从山外运入,因此,村里利用建新城需要运输对的契机,组织物流公司;拿出一部分补偿金购买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后顾之忧。
案例之四:D村地处鄱阳湖附近,村里有2/3的村民居住在低洼的洪涝地带。由于洪涝灾害频发,村里绝大多数青壮年离乡打工,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由于人口少,离镇较远,该村小学面临被合并的危机。近年来该村成功地由危转机,解决了自己的老大难问题:(1)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拓展资金来源,解决低洼地带农民向高处搬迁的问题。其资金渠道包括:县里给一部分;只要老房子的地基改造为农田,可以免去建房所需的土地资金;村里外出半企业的企业家捐一部分。(2)利用某基金会的捐助,重建了小学。(3)借助妇联力量,获得企业家帮助,给留守儿童家庭送电话,解决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难的问题,丰富留守儿童的情商。(4)在从中学聘请兼职英语老师的同时,借助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给4年级和5年级的学生补课,解决村里小学缺乏英语教师的问题。
(二)选题二:农民工返乡创业
自金融危机后,许多农民返乡,引起内地农业人口过剩,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中央和江西省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对于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存在一系列难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风险问题;三是市场问题;四是当地能否招到熟练工人的问题;五是对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创业政策、组建企业、如何选择项目等)。
请你以我省的某个县或市为调查对象,深入调查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包括农民返乡创业的动机、创业后的收入、创业的行业分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等。有些农民返乡后为什么没有创业?存在哪些心理上、技能上、政策上、资金上的障碍?采取访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当地调查。最后,结合江西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其他兄弟省市农民工创业成功经验,提出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六、参赛要求
1、各参赛队要根据选题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发展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调查方案和对策。本科高校参赛方案不少于5篇,高职高专不少于2篇,多报不限,每个参赛团队限报1篇。
2、各高校于
3、参赛团队出现违规(如抄袭、不进行实地调查等)行为将将视为作弊, 取消参赛资格。
七、奖项设置
比赛将通过网络投票(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网站——“映山红”网站上公布各参赛方案,进行网络投票,按IP地址和点击率计算,占20%)和专家评审(占80%)确定奖次。其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7个、最佳参与奖1个,另设最佳组织奖,对获奖参赛队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所有获奖的参赛选手、团队还将授予江西省网络大赛体验证书。
各项参赛事宜,可到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网站——“映山红”网站查询。
请各班有兴趣的同学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