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第一、人民生活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
2001年我国GDP为109655.2亿元,人均GDP约为1231美元;而2009年我国的GDP为340903亿元,人均GDP约为3677.86美元,8年内GDP几乎翻了两翻,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提升。按国际惯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我国2009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可以说总体上已经达到从小康到宽裕的居民消费阶段。住房和汽车等大额家庭消费开始进入普及阶段,教育、医疗、通信、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比例迅速增加,这些特征都表明,我国总体上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
第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
我国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4%左右,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国民素质显著提高,我国正从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已经到来。
第三、国内外的交流步入大众化阶段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交流已经步入大众化水平。国内外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国家阶层了,而是渗入了各个行业了,例如:贸易,文化,教育,娱乐等等。首先,以我们大学生的教育为例,出国留学的机会增加了,每所高校基本上都会有同国外大学合作建立各种交流项目;其次,以我们的日常衣食住行为例,许多外国的品牌大批涌入中国被我们所知,许多的影视作品均被批准在中国上映,让我们时时刻刻了解国内外的变化;再而,国内外的交流带动了各国的文化间的交流,使得各国的独特文化得以传播与比较,从而促进了各国人名的交流。最后,国内外的交流充分带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首先,许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带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同时,中国的公司也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其次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悠久的历史,壮美的河山吸引了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当地具名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些表征都显示着国内外的交流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
然而,近几年世界对中国的评论里也带有消极的方面。首先,国外有关媒体批评中国没有完全履行当初进入WTO的有关承诺,指出中国政府近几年的改革“疲劳”;其次,国内的有关人士认为未来的中国,入世效应会慢慢褪去,而中国经济本身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中国的产业结构未成功转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丧失,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形势不容乐观
总而言之,中国入世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利中带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