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股市现状的理解与建议
通过对本期正文的阅读,我们可以大概地了解到中国股市为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瞩目的进步的时候仍然停滞不前。我们在GDP从2000年到2011翻了五倍的情况下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性的好转。随著国家调控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加上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弱,通胀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需保持警惕。另外,中国股市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居民们的投资渠道的选择非常受限。特别是近年来,受到08年金融危机及10年欧债危机的影响,及中国内部的国情影响,中国股市仍然需要成长。
细数中国股市现存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投资者投资能力较弱,股市里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很多投资者都是进行短线操作,股票的换手率较高,致使股市会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其次,就是正文里所提及的IPO定价过高原因,在交易首日买入新股的投资者会出现亏损,使得中国的广大普通投资者渐渐对股市失去了信心。再次,仍如文中所说,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观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由于股权结构形式单一并缺乏流动性、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票市场的资源被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消耗殆尽,造成了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的脱节现象。另外,内幕交易、机构投资者常常利用资金优势对股市进行操纵。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采取操纵信息、操纵交易等手段来获取高额回报,更有甚者,还会与企业相互串通,通过获得内幕消息共同汲取散户的经济利益。这样就操纵了整个股市大盘的走势,引导投资者走入误区。
所以针对以上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的问题,为了保证内外部环境良好运行,就应当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股市监管,建立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此外还应该带动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减少市场投机行为。这确实需要国家政策措施参与调节,但是市场的核心功能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应建立和规范股票定价制度和发行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总之,股票市场应当以合理的资源配置为核心,同时以政府完善各种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为保证,才会一步步趋于稳定。
文 胡傲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