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电脑前,思绪却飘回了大二下学期申请微观经济学助教的场景。不知不觉,这已是担任经济学助教的第二学期末了。大二下学期带着11国会四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微观经济学,结合网络作业平台的弊端,综合班级同学的意见后,对作业方式进行了改进。由我在题库中选题以纸质作业的形式发给大家做,再根据批改后的结果,结合Econlab的主要问题开习题课。这种方法,虽然工作量加倍,但成效很大,也受到了肖璐老师的大加赞赏。
而这学期,肖璐老师让我担任了宏观经济学助教组组长,并在第一次会议上把我的习题布置方式在全助教组推广。这一路走来,我充满感激,谢谢11国会四班和11国金三班的同学们对我的支持,谢谢肖璐老师对我的鼓励,更要谢谢我们学院教学管理科的老师们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去历练,去成长。
一、第一次纸质练习
第一份纸质练习之后,我做了作业反馈,在其中我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强调了学习宏观千万不能陷入用微观的思维角度去思考宏观现象这个盲点。
二、第一次Econlab练习
在我布置完第一次Econlab练习之后,很多同学非常不适应。因为我在布置题目时,往往会限定尝试次数为1。这意味着同学们只有一次机会做题,而不能为了有个高的正确率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自然,这种布置方式,会让大家的正确率猛地下降,但是这样才能反映大家真实的水平,才能让我们直接看出哪些知识点是大家不会的,哪些章节是大家掌握地不够好的,以便我们能有针对性辅导。
三、第一次习题课
期中考试前,我和搭档胡慧婧结合前5章的练习完成情况开了一次习题课。在我看来,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系统,因此我没有采用微观经济学利用ppt展示重点难点的方式来梳理知识点。相反,我直接在黑板上把几章的知识点脉络图画下,一边整理的过程中与同学们互动唤起他们知识点的回忆。学好宏观经济学一定要对所有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架构性认识,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把一本那么厚的一本书读成一副脉络图,才是真正掌握了宏观经济学。
四、许多次交流
他们有问题,会直接截图在QQ上给我留言。我也会通过QQ,人人,飞信,电话,面对面等方式给他们个别的讲解题目。我一直认为,兴趣并不是固有的,只要愿意“走”过去“取”,就会产生兴趣。而助教就应该做这样一个指路人。
五、经济学助教——我的一份事业
我从来都没有把助教当做我的工作,而是把它当做我的一份事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我的光芒很微小,但我愿意以一己微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我也希望,因为有了我,这个世界有了那么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
我和你们的宏观世界,未完待续!
10国会四班 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