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级国际金融2班 周佳维
你看见的我,跟大部分留学生的生活一样,在这个崭新大陆崭新国家里的生活,是艰辛与欢乐并存。可是无论出现怎样山穷水尽的困难,或是光芒万丈的欢乐,我都清楚这些将会是我的财富。
i.大学墨尔本
“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是澳大利亚的一所重点教育研究机构。墨尔本大学是澳洲最古老和最杰出的大学之一。紧随世界一流大学的传统,墨尔本拥有高质量的研究生和世界前沿的研究培训,同时本科教育也是世界最先进和最优秀的。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2005 The Top 200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墨尔本大学高居全球第19位,2010年美国《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WR),和英国QS最新世界排名38位。”
我得说,彼时百度里的这段引人注目的广告说辞,是让我决定来这片新大陆的原因之一。而这所学校最能让人为它骄傲的地方就是,它给人的印象能够匹配所有落于它头上的赞美。
首先,它符合大家耳熟能详的对优秀大学的设定。就比如,走在校园里的时候,你并不能迅速区分你是否还在校园,因为它跟城市连成一体,没有围墙栅栏,校内设施也几乎对公众开放,还有私营企业和店铺穿杂于整个学校;就比如,它校园环艺优美,环保高效,怎么看怎么像公园。那时刚到墨大,拍了很多校园照片传给爸妈,他们居然说,儿子你要多拍点学校的样子过来啊,我们不要看这些风景名胜。一点不难想象,墨大校园的魅力程度。
这些照片是校园一角。(因为摄影技术有限,我无法诚实表达出看到眼里的美景。)
其次,这所大学也总是为它的学生着想。与国内众多大学所组织出来的活动最大不同的是,这里的大学总是能够组织出让人放松身心的活动,比如他们爱邀请学生参加远足,旅行,下午茶,看电影,各种志愿者活动和制作咖啡等等增强社会生活能力的课,而学术的活动更多是各种职业讲座,而非学术类讲座和学术类比赛。在江财的时候,我特别爱参加比赛,所以刚开始来墨大的时候,我就压抑不住地要参加学校各种比赛,结果发现整个学期整个学校也就3~4个学术比赛,有的我还不会,把给我愁得。
它当然也特别关心学生的未来,经常找企业家来讲座不说,还为学生设计出一份在校规划,一步步告诉你这个学期你该做什么,下学期你该做什么,比如先做个Student host,再参加Peer Mentoring Program帮助自己的mentee,再加入Career Mentoring 帮你找个资深的从业者当你的Mentor,完了还叮嘱你定期到学校的career center修改简历。他们生怕你读完之后跑出去告诉人家墨大是垃圾,什么都没用,所以他们总是能帮你想齐全的都帮你想齐全,就看你自己用不用了。
最近的新发现是,这个学校实在太多图书馆了。以前一直只在学校4层楼的巨大校图书馆自习,后来发现几乎每个教学楼里都设有自己的图书馆和电脑室。我就最近找到了,装潢像酒吧的图书馆,永远有轻音乐的图书馆,可以有自己专属房间的图书馆,能呆在里头吃饭睡觉洗澡一星期不出来的图书馆,全部都是Apple电脑的图书馆。这些大量的便利设施,在国内估计是很少能接触到。
这所学校值得称道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让我能够充分明白这所学校的师生那么热爱它的一切理由。因为它都值得。
ii.学习墨尔本
你无法想象,你到某个大学的开学前项目,就已经让你切身体会墨大的教学风格。
在这个Pre-semester program中,各种老师就用宽松到极致的教学风格告诉学生各种学校学院里学习时需要掌握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哪些软件可以用,哪些思维方式需要掌握,哪些分析技巧需要知道。而项目最后就是直接拿个案例做Presentation。这让我知道在墨大学习的困难不容小觑。
这是我参加Pre-semester program时的照片。
出于课程难度和移民考虑,我很快从最初申请的Master of Finance专业,转成了Master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专业。
最初一个星期的金融专业课,实在是煎熬。以为国内的基础够我把第一个月的课跟上,结果是完全跟不上。不是因为金融知识的原因,是因为会计和计算机。好多课程的前提是你明白诸多会计和计算机基础的,比如第一堂课你就必须明白什么是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还有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你也必须懂Decision Tree是怎么Rollback的,你当然也该清楚运用Excel的诸多用法和各种函数,你也得知道画Flowchart的时候,Narrative里哪句话代表哪个代表数据库。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摸不着头脑并且灰心丧气。在跟父母和一些前辈聊过了之后,我就转成了管理会计专业。
这里就不得不说,墨大办事的效率了,基本上学院都用最快的速度帮你搞定事情,因为觉得学生是耽误不起的。我当时是周三中午和系主任以及Course Advisor 谈好,下午递上申请表,周五就转好专业了,周六就把新专业的课选择完毕。完全没有耽误课程进度。
之所以不会耽误课程进度,是因为国外教育基本不会在一学期安排很多课。基本都是4门,你排排好,可能一星期就两天有课需要去学校,其余时间你想干嘛就干嘛。比如我这学期的课,选好之后,就只有周二一天课,周一和周三晚上有课,所以我一星期有六个白天可以自由支配。晚上上课中途休息的时候,学院还提供茶,牛奶,咖啡,和饼干。这些课程的自由和福利完全可以向某些同学炫耀,呵呵呵。
当然,课少不代表课会简单。换了管理会计专业之后,学习是能够跟上了,但是学习任务是没有任何减轻。在墨大,贯穿在学期当中的,是让人崩溃的期中考试,无休无止的个人作业小组作业,遇到麻烦的课,就又有期中考试,有Assignments, 有Presentation,还有期末大考。一个学期下来就几乎一个学期不能松口气,总觉得有个作业跟在后面,冤魂索命。
而课程的设计,是显著阶梯式的。第一学期能够轻松对待的我,到第二学期就开始吃力了。不仅深度会有增加,学科的交合度也会上升。学会计,要结合金融考虑,学数据库要理解会计分录和商业流程,往往觉得学一门课是同时在学两三门课。老师也总是注意专业领域知识的更新。我们这些学生课上就学得吃力,课下还被老师威胁说“课上一小时课下三小时”,搞得时常觉得喘不过气来。没错,墨大的学习非常注重课后的学习。老师通常讲自己设计好的课件,可是作业做起来考试考起来却往往要超出课堂的范围。这样教学模式一度让我很没头绪也没安全感。
可以说,在墨大学习,是对我以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革命。我也只有踏踏实实前进了。
iii.生活墨尔本
生活在国外,之所以挣扎,是因为你不只有学校和学习,你还要平衡打工和社会活动。
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没有不打工的。我们会从事到自己以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的领域,你几乎能打工打进各行各业。打工之后,你可能会明白怎么烘焙面包,哪种糖果多少钱,怎么做好看的日本餐,超市什么时候打折,如何在澳洲境内旅行,或者有一手娴熟的按摩技巧。我们从国内出来,像所有故事里那样,奔波于家里,学校和打工的店里,也就为能少花爸妈的钱,多点自立的能力练习语言并且快点接触社会。我的情况经常是,打完一天8.5~12小时的工,再赶火车电车去上课或者回家写没完没了的作业。最开始也觉得压力巨大,可是忙乎来忙乎去也就习惯了。我就是闲不下来的人,在国内就这样。
我非常愿意衡量这里的打工收入,我一个星期打工的钱,只要愿意就能买得起某个名牌衣裤鞋子,买得起一台itouch或者iphone,两个星期的工资就能买Mac Book或者Air Book或者往返机票到某处旅行住宿吃饭。可是我要打很多星期的工才能买得起一个学期的课本,很多月的工才能挣得出一个学期的学费。这里的钱有时很值钱,有时候又很不值钱。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觉得收获大,就是参加墨尔本的志愿者协会。墨尔本有很多志愿者协会,墨尔本的人民也非常愿意服务社会。从Community Welfare是澳洲火热的移民专业,就可以看出来了,这里的生活确实充满人文和人性。我参加的志愿者协会叫做DOSA,并且作为墨大第一人参加进去的。他们入选的条件很简单,就是你来帮忙了,就是协会的一份子,以后都把你当会员看,还帮你发证明,有什么活动都通知你,有谁生日有谁庆祝都会召集起来一起庆祝,某个Leader离职会给所有成员写推荐信帮助你求职。可以说,这是我来墨尔本第一个让我有归属感的集体。
在Kite Festival时的Face painting
我这次负责的是Silly Game。哈哈。
在Tent Camp时,大家早晨起来,就在阳光下,弹着吉他唱歌。
爬上山顶后,俯瞰海岸。
10个月来,我参与组织协助了两个国际学生节日,一个是Light and Friendship Festival,另一个是 Kite Festival。还跟其他志愿者们去协会的营地露营,还去了这辈子第一次海边搭帐篷露营。那些跟大家相处在一起的日子,几乎都是快乐和惊喜。
你看见的我,跟大部分留学生的生活一样,在这个崭新大陆崭新国家里的生活,是艰辛与欢乐并存。可是无论出现怎样山穷水尽的困难,或是光芒万丈的欢乐,我都清楚这些将会是我的财富。就像某天我见到一处箴言那样,它说,“This isn't the time to make hard and fast decisions. This is the time to make mistakes,take the wrong train and get stuck somewhere,fall in love a lot,major in philosophy, because there's no way to make a career out of it;change your mind, and change it again, because nothing is permanent.”
我心里知道,在这里的所有境遇都在一笔一笔地把我的未来画得更加了绚烂。
图文:2006级国际金融(2)班 周佳维 责编:夏贤锋